前言:
在全劇終之前,意外看見神劇透,完整的分集大綱,奇的是,還真的每集都命中。因已看過54集的大綱,最後有段光看就覺得不妥的屏風橋段,沒想到這段最終被當作彩蛋釋出,我不禁想,若非劇組希望蘇還活著,但又覺得不妥,這才拍了這段卻當彩蛋?
若說這段是藺的YY,我是不信的。雖然藺在尾聲很被看重,但蘇看重的是水牛,瑯琊榜以主角中心拓展故事,與其拍藺的YY不如拍水牛的YY,若不拍水牛的YY還有其他人的YY,何必大費周章去拍藺的YY還接在結局之後,會很困擾的。
若說這段是開幕序曲,倒也有幾分合理,但我還是懷疑,一來是劇透從未失準,可信度極高,二來是開幕的時間軸難以確認,估計是蘇養病→病好了→撿到飛→藺治療飛,假使真是這樣好了,問題是藺哪捨得把蘇鬧到不理人!再者,泡茶的飛,透過藺的話語,我竟覺得這三人已熟識許久,至少認識了54集。
好吧,倘若蘇能存活,我也不希望他就此葬送,但如果蘇還活著,一定會去找水牛,除非是遇到了什麼BUT,問題就是這個BUT只能自行YY,所以說這個彩蛋對我這個蘇靖蘇控可真雷翻天,因為我覺得小說的結局已經很完整了。
【瑯琊榜-同人】唯心(蘇靖,電視劇結局有感)
在短短三個月內,大梁軍隊已平定北境戰事,此時正踏上歸途。林殊因服用冰續丹,體力恢復至當年盛期,若要日夜策馬奔回金陵倒也不成問題,但身為將帥不能只顧自己私心,於是林殊率軍,日行百里,夜宿沙場,踏著平穩地步調,遙望日夜期盼的歸屬。
今夜,藺晨探訪林殊的營帳,見林殊待在桌案前閱讀書冊,而飛流在旁玩弄短刀,飛流先是將短刀抽出鞘,再將短刀收鞘,此舉反反覆覆,似無厭倦之時。藺晨對飛流表示,有事想單獨和林殊商量,這回飛流不多問,僅是瞥了藺晨一眼,便前往門前站崗。
「第二十九日,大渝暫時是平定了,但你要趕回金陵卻是不可能了,你有什麼遺書遺言,趁現在得閒,趕緊交給我吧。」藺晨雖感無奈,但口氣仍是那般輕挑,畢竟這是林殊要的結局,事到如今,藺晨也無法再說些什麼。
林殊取出一瓶藥罐,置於桌案。這藥罐,藺晨可是熟悉的很,那裡頭原裝有冰續丹。藺晨拾起藥罐,搖晃數下,接著對林殊說:「幸好你聰明,沒將兩顆冰續丹一起吞下,這一顆冰續丹可確保三十日性命,但若吞了第二顆,以毒攻毒反而會立即要命。」
林殊笑問:「這話你怎不早說?要是那日我不小心吃了兩顆,豈不直接砸了瑯琊少閣主的招牌。」
「我知道你不會。這致命毒藥,人的一生,最多一顆就夠了。」
「但你還是給了我兩顆。」
「因為你會需要兩顆,你想想啊,今天第二十九日,明天就是三十日,若你明天突然從馬背摔下,先不說將士無首,勢必亂成一團,就你這麼突然一摔,落地後要是被馬匹踩踏,之後我幫你收屍可就麻煩了,我雖答應陪你到最後一日,但你在最後也別這麼鬧我。」
「我已無法活著回去,但在最後,至少懂得給你留個方便,既然你到現在才告訴我第二顆冰續丹的用意,我怎會不明白該怎麼做,只是……。」話語未盡,只見林殊自衣袖取出一封信,接續說:「在最後能做回林殊,我已別無所求,這封信就拜託你了。」林殊單手持信,遞給藺晨。信件屬名景琰,藺眼看一眼即明白,不禁搖頭。
「直到現在你還是掛念他,林殊也好,梅長蘇也罷,你到底有沒有為你自己活過?」
「藺晨,謝謝你。」
「唉!算了,我不跟死人計較,你慢走。」
「藺晨,你是想待在這,看著我倒下嗎?」
「那當然,我答應陪你到最後一日,我不送你,誰送你?」
林殊回想此生,雖經歷大風大難,但在最後能與親友們一起平定戰事,共同守護大梁安寧,說起來已沒什麼好遺憾,更何況,此時眼前還有藺晨陪伴,藺晨會親眼看著林殊倒下,親送林殊至最後一刻,有友如此,還有什麼好埋怨,就只可惜,無法活著回金陵,無法再見他一面。
林殊莞爾,對藺晨拱手作揖,之後便乾脆地服下第二顆冰續丹,過不多久,林殊逐漸失去意識,身子緩緩倒下,扶趴桌案。藺晨親眼看著林殊倒下,隨後立即替林殊診脈,藺晨已然知道結果,知道用不著再診,仍是不自覺上前替林殊診脈,其脈象一如所料,林殊因冰續續命,因冰續絕命。
藺晨離開營帳,交代守在門前的飛流,去請蒙摯過來。藺晨親送林殊,在藺晨之後,蒙摯是第二個得知林殊死訊,而飛流則是第三,緊接著消息傳開,蕭景睿、言豫津、宮羽、甄平等,皆在得知訊息的第一時間,奔向主將營帳。
林殊雖死,但軍心並未因此潰堤,眾士護林殊回金陵,誓陪林殊走完最後一段路。因藺晨施藥之故,林殊屍身並未腐化,得以完好的返回金陵,最終蕭景琰看見了完好的林殊,林殊容貌平靜,似無牽掛,但再也不會喊水牛了。
蕭景琰無法偏心林殊,讓林殊與其他陣亡的將士們相同,一切葬禮全依禮法而行,然而蕭景琰為了不讓林殊流落在外,不得已揭開林殊身分,好讓林殊入葬皇室宗親靈寢,長待金陵。
此後,蕭景琰依然在宮裡忙於朝政,盡責當一個愛民如子的皇帝。蕭景琰受限於皇帝身分,大多時後只得在宮中來去,但若蕭景琰欲往林氏宗祠,卻是任何人也不敢阻止。蕭景琰總是習慣隻身前往林氏宗祠,偶爾對著林殊的牌位談論政事,偶爾幾句牢騷,偶爾什麼話也沒說,就這麼靜靜地望著,林殊的牌位。
※
藺晨端了一杯茶,給屏風後的人。那人本無意接過,聽是飛流泡的,這才伸手端茶。
藺晨沒想過和那人的關係,會變成現在這樣子。七年前,林殊服下第二顆冰續丹,進入為期三十天的死亡狀態,此事藺晨只告知蒙摯,為得是在三十天內,得以憑藉蒙大統領的職權,進入皇室宗親靈寢挖林殊的墳。
「蕭景琰如今已為人君、為人子、為人夫、為人父,兒子都七歲了,你還回去幹什麼?」屏風後的人沒有回應,藺晨則繼續說:「如今大粱子民,安居樂業,你還想幫他什麼?你還能幫他什麼?」藺晨就是要刺激那人。近日,藺晨與那人一天說不到幾句話,大多時後不外乎是藺晨自個發牢騷,飛流在旁應個幾句,而那人能不回應藺晨就盡量不回應。那人並不想跟藺晨睹氣,藺晨也不是不願退讓,只是好不容易掙來這七年安寧,怎捨得就此罷休。
「或許景琰已不需要我幫忙,但至少,我的存在,能讓景琰稍感寬心。」那人如此回應藺晨。在那人真正想通之前,那人從不回應藺晨所提的問句,關於蕭景琰。
「你讓蕭景琰嘗盡失而復得,得而復失,如今你再次回到他眼前,他能不能感到寬心,我是不知道,但你自己能因此感到寬心,我倒是能確定。」
「藺晨。」
「你讓他在得失之間,經歷如此巨大的情緒變化,讓他既傷身又傷心,這對你也不是件好事。得失輪迴,終歸一滅,但現在不管你是林殊還是梅長蘇,這次,你就多替他想想吧,雖然你一直都在替他想,但總想得不夠坦然。」
當年,藺晨與蒙摯密謀,偕同飛流,趁夜自林殊墳中扛回林殊,那時林殊因冰續藥效呈現死亡狀態,當林殊甦醒,已身在瑯琊山。此後,林殊配合藺晨叮囑,待在瑯琊山調養身體,直至林殊身體狀況好轉,藺晨才敢帶著林殊雲遊四海,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,那段日子,是林殊、藺晨、飛流,這一行三人,最為純粹的快樂時光,然而林殊心底實則掛念一事,藺晨自是明白,只是不刻意道破。直至今年,在大家都認為是林殊死後的第七年,林殊終於坦言心事,自此,藺晨亦不再隨意打鬧嘻笑,藺晨既知林殊選擇,便不再勉強,只道能得這七年清閒,或許已足夠。
※
我答應他,我會回去。我輔佐景琰成王,讓他走上最孤獨的路,既然我還活著,我就不能留他一人,任他愣愣望著林殊的牌位。景琰性子直,表面上一心為國為民,心裡頭仍惦念那年得而復失之傷,景琰如此煎熬抑鬱,勢必支撐不久。自古勤王富國,惰王滅國,然慧極必傷,情深不壽,造化弄人,景琰亦難逃帝王宿命,若我死後有靈,必當守護景琰身側,但我仍在,我何能獨留景琰。
如今我有命,是幸,我如何能逃離景琰的生命。他留待金陵,守著過往回憶,他忠心為國,開創我們期待的清平盛世,然而王者孤獨,我如何能讓景琰獨自承受這一切,更何況,這一切甚是我親手造就。
冰續讓我當回林殊,最終又讓我當回梅長蘇,我身病痛不斷,永無根治之法,但至少還活著。景琰的孩子已滿七歲,七年眨眼即逝,倘若我能放下景琰,我將不再是林殊,不再是梅長蘇。
※
金陵夜裡,蒙摯巡視林氏宗祠,身後跟了個文弱白衣。蒙摯任由一介白衣推開林氏宗祠的大門,而蒙摯並未尾隨入室,僅是說了幾句叮囑,遂將門扉隨手闔起。恰巧今夜,蕭景琰也前來林氏宗祠,蕭景琰見蒙摯守在宗祠門外,便上前問個明白。
「參見陛下。」
「蒙卿,這麼晚了,你怎會在這裡?」
「我想念小殊了,想來這裡看看,陛下您……也是吧?」
「是啊,這些年,我走訪林氏宗祠的次數是越添頻繁,但我一點也不覺得厭倦。只有在這裡,我才能稍微喘口氣,因為小殊就在這裡。」
「陛下,眾臣關心陛下身體,擔心陛下憂慮過甚,請陛下萬千珍重。如果小殊看見你這樣,他會難過的……。」
「蒙卿……我知道了,我會注意。」
蕭景琰手提燈盞,推開宗祠大門,見一介白衣跪地,背影看來甚是眼熟,心頭一凜,不禁出聲探問:「小殊,是你嗎?」但見那人緩緩站起,轉過身來,對蕭景琰拱手作揖。蕭景琰瞧見那人臉龐,頓時紅了眼眶,而那人面露淺笑,輕聲呼喚:「景琰。」
蕭景琰起手握住林殊手臂,溫柔語說:「回來就好……。」得而復失,失而復得,無論經歷幾次,蕭景琰從無怨言,簡單一句「回來就好」訴盡衷腸。
蕭景琰既生帝王家,謹守忠孝禮義,但對林殊的情感,任何言詞已不足形容。在情愛之上,超越親情與君臣的執著愛護,蕭景琰能為了他放棄江山,更能為了他肩負江山,林殊之於蕭景琰孰重孰輕,旁人也許無法洞悉,但對林殊與蕭景琰而言,彼此如同一人,無需分別,又何必在意世俗耳語。那忠肝義膽的背後,支持兩人勇往直前的力量,不過是彼此的一個眼神。一份深刻而雋永的情感,超越生死,唯心而已。
「小殊,回來就好。」
「景琰,辛苦你了。」花開花落終有時,然而只要人尚在,此心定然毫不猶疑,追隨你左右。儘管此身殞落,我也長願,你永安好。
2015-10
by魚棲亭